在昆明市嵩明县现代化产业园内,通用技术昆明机床的装配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身着蓝白工装的产业工人熟练操作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精准调度吊装设备完成多型号机床部件吊运与高精度组装,刨台式铣镗床、落地式铣镗床等核心产品经严格品控与定制化包装后,即将启程发往海内外市场,以“中国精度”服务全球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6月11日,由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开放聚势,合作共赢”全媒体采访组走进通用技术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机床”),感受云南老牌装备制造企业怎么来实现“新”蜕变。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核心,是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柱,依托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聚焦精密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既承载着传统产业升级的重任,又驱动着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
昆明机床的前身是筹建于1936年的中央机器厂,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高精度坐标镗床、五轴卧式加工中心、落地铣镗床等中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国家重点领域。然而,几年前昆明机床由于经济环境变化、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等原因,一度面临着经营困难。2022年,通过央地结合的方式,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战略重组了昆明机床,并在2023年完成了从老厂区到杨林新基地的整体搬迁,实现了“建成即投产、搬迁即达产”,成功解决了长期掣肘昆明机床发展的空间局限与设施短板难题。
公司重组不是一件易事,面临着不少困难。“司法重整、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杨林新基地建设、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处理过程繁杂,但好在每一个关卡都获得了省市各级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切实让我们解决了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痛点。”回忆起昆明机床从头再来的过程,昆明机床党委副书记杨新伟感慨道,“这几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格外的重视,各级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切实帮助了像昆明机床这样的制造企业更好地融入区域产业生态,寻求合作机会。”
加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为昆明机床的全新发展提供了信心和动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是以发展高端工业母机为主的国资央企,加入集团后,我们的产品在国家重点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同时也鞭策我们的产品不断地进行再提高再提升,为未来我们也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做出更好的贡献。”杨新伟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工业母机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央地合作为昆明机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战略机遇,让企业能够真正地服务国家战略。
成功重组后的昆明机床踏上新的发展征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尤其在高端数字控制机床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是我们的核心使命。”杨新伟和记者说,完成搬迁后,昆明机床推进实施“2023-2025新产品研发计划”,聚焦“补短板、上水平、专业化”,大力实施技改升级。在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升级以及市场开拓的协同发力下,昆明机床成果丰硕,成功开发出多款战略产品,研发技术领域更是收获满满:精密坐标镗床获国家级奖项,主导项目斩获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等;高精度坐标镗床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高端五轴机床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首台(套)应用;获批参与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7专项);获评云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3年来,昆明机床成功实现了“一年扭亏、二年盈利、三年上台阶”的目标。2022年营业收入逆势增长9.35%,大幅减亏;2023年,历史性终结了长达十年的亏损周期,总利润首次转正;2024年营收突破5亿元,经营质效实现系统性跃升。
如何逐步推动公司发展,将昆明机床建设变成全球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毗邻南亚东南亚,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为机床产品‘走出去’,开拓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昆机2024年外销合同额突破1亿元,正是受益于此。”杨新伟认为,昆明机床作为扎根云南、对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装备制造央企,应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让公司产品继续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南博会,昆明机床作为参展企业充满期待。“南博会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昆机展示形象、拓展海内外商机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充分的利用南博会汇聚南亚东南亚政商资源的平台效应,与区域内潜在客户、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入的对接洽谈。期待能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达成更多实质性合作意向与合同,助力公司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销售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现。”杨新伟如是表示,希望借助南博会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机床功能部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关注云南、投资云南,与昆明机床等本地主机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完善和提升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水平,整体提升“云南制造”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